要建立新人觀,第一必須要養(yǎng)成道德的勇氣(Moral Courage)。道德的勇氣是和通常所謂勇(Bravery),有區(qū)別的。通常所謂勇,不免偏重體力的勇,或是血氣的勇;而道德的勇氣,乃是人生精神最高的表現(xiàn)。
“匹夫之勇”與“好勇斗狠”的勇,哪能相提并論?
什么是道德的勇氣?要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勇氣,就要先知道什么不是道德的勇氣。
第一、沖動不屬于道德的勇氣。沖動的行為是感情的,不是理智的,是一時的,不是持久的。他不曾經(jīng)過周密的考慮,審慎的計劃,所以不免“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”。它的表現(xiàn)是暴烈(Violence),暴烈是與堅毅(Tenacity)成反比例的。暴烈愈甚,堅毅愈差。細察社會運動的現(xiàn)象,歷歷不爽。
第二、虛矯也不屬于道德的勇氣。虛矯的人,決不能成大事。所謂“舉趾高,心不固矣”。我們所要的不是這一套,我們所要的是“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”。對事非經(jīng)實在考慮以后,決不輕易接受;而一經(jīng)接受,就要咬緊牙根,以全力干到底。
他所有的勇氣,都是經(jīng)內(nèi)心鍛煉過的力量,以有程序的方式表現(xiàn)出來的。舉一例來說明:
我有一次在美國費勒得菲亞(Philadelphia)城,看一出英國文學家君格瓦特爾(John Dinkwater)的歷史名劇,叫做《林肯》(“Abraham Lincoln”),當林肯被共和黨推為候選大總統(tǒng)的時候,該黨代表團來見他,并且說明因為民主黨內(nèi)部的分裂,共和黨的候選人是一定當選的。他聽到這個消息,沉默半晌,方才答應。等代表團走了以后,他又一聲不響的凝視壁上掛的一幅美國地圖,看了許久,他嚴肅地獨自跪在地圖前面祈禱。我看完以后,非常感動,回到寄住的人家來,半夜不能睡覺。心里想假如一般中國人聽到自己當選為大總統(tǒng)的消息,豈不要眉飛色舞,立刻去請客開跳舞會嗎?中國名劇《牡丹亭》中,寫一位教書先生陳最良科舉中了,口里念到“先師孔夫子,猶未見周王,老夫陳最良,得見圣天子,豈偶然哉!豈偶然哉!”于是高興得滿地打滾。但是林肯知道可以當選為大總統(tǒng)的時候,就感覺到國家重大的責任落在他雙肩上了,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不是一件可快樂的事。凝視國家的地圖,繼之以跪下來祈禱,這是何等相反的寫照!
道德的勇氣是要經(jīng)過長期鍛煉才會養(yǎng)成的。但是要養(yǎng)成道德的勇氣,必定要有兩個先決條件,第一是天性的敦厚,第二是體魄的雄健。就第一個條件說,一個人有無作為,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。不要說看人能否擔當國家大事,就是我們結(jié)交朋友,也要先認定他天性是敦厚還是涼薄,才可以判斷他能不能共患難。凡對自己的親屬都刻薄寡恩的人,是決不會對于朋友篤厚忠誠的。自然這樣的人,也決不會對于國家特別維護,特別愛戴的。所以古來許多大政治家用人的標準,是寧取笨重,而不取小巧。倒是鄉(xiāng)間的農(nóng)夫,看來雖似愚笨,卻很淳樸誠懇,到患難的時候講朋友。只有那戴尖頂小帽,口齒伶俐,舉動漂亮的人,雖然一時討人歡喜,卻除了做小官僚,做“洋行小鬼”而外,別無可靠之處。就第二個條件說,則體力與膽量關(guān)系,實在密切極了。二者之間,系數(shù)極大。體力好的人不一定膽子大;體力差的人卻常常易于膽子小。一遇危難,倉皇失措,往往是體力虛弱,不能支持的結(jié)果?!蹲髠鳌沸稳萼崌男●喩详?,是“張脈奮興,陰血周作,進退不可,周旋不能”。所以把戰(zhàn)事弄糟了,用他們駕戰(zhàn)車上陣的國王,也就誤在這些馬的身上。馬猶如此,人豈不然。我相信膽子是可以練得大的,但是體魄是膽子的基本。擔當大事的人可以少得了嗎?
具備這兩個先決條件,然后才可以談到如何修養(yǎng)道德的勇氣。修養(yǎng)就是把原來的質(zhì)素加以有意識的鍛煉?!睹献印匪^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”,正是對于修養(yǎng)工作最好的說明。從這種修養(yǎng)鍛煉之中,才可以養(yǎng)成一種至大至剛的“浩然之氣”,一種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沮,黃河決于側(cè)而神不驚”的從容態(tài)度。修養(yǎng)到了這個地步,道德的勇氣才可以說是完成。但是有什么具體的辦法,來從事于這種修養(yǎng)?
(一)知識的陶熔
真正道德的勇氣,是從知識里而產(chǎn)生出來的,因為經(jīng)過知識的磨練而產(chǎn)生的道德的勇氣,才是有意識的,而不是專恃直覺的。固然“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”,但這還是指本性的、直覺的方面而言。在現(xiàn)代人事復雜的社會里,一定要經(jīng)過知識的陶熔,才能真正辨別是非,才能樹立“知識的深信”(Intellectual conviction)。知識的深信,是一切勇氣的來源。唯有經(jīng)過嚴格知識的訓練的人,才能發(fā)為有系統(tǒng)、有計劃、有遠見的行動。他不是不知道打算盤,只是他把算盤看透了!
(二)生活的素養(yǎng)
僅有知識的陶熔還不夠,必須更有生活的素養(yǎng)。西洋哲學家把簡單的生活和高超的思想 (“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”)聯(lián)在一起說,實在很有道理。沒有簡單的生活,高超的思想是不能充分發(fā)揮的。社會上有些壞人,并不是他們自己甘心要壞的,乃是他的生活享受的標準,一時降不下來,以致心有所蔽,而行有所虧。那占有欲(Possessive instinct)的作祟,更是一個重大原因。明末李自成破北京的時候,有兩個大臣相約殉國。兩個人說好了,一個正要辭別回家,這位主人送客出門,客還沒有走,就問自己的傭人豬喂了沒有。那位客人聽了,就長嘆一聲,斷定他這位朋友不會殉國。他的理由是世間豈有豬都舍不得,而肯自己殉國之理?后來果然如此。中國還有一個故事,說一個貪官死去,閻王審問他的時候說:“你太貪了,來生罰你變狗?!彼箝愅醯溃骸扒箝愅趿P我變母狗,不要變公狗。”閻王說:“你這人真沒有出息,罰你變狗你還要變母狗,這是什么道理?”他說:“我是讀過《禮記》的?!抖Y記》上說:‘臨財母狗得,臨難母狗免’,所以我要變母狗?!痹瓉硭言牡摹拔闫垺倍肿x“母狗”,以為既可得財,又可免難。這雖是一個笑話,卻是對于“心有所蔽”而不能抑制占有欲者一個最好形容。須知一個人的行動,必須心無所蔽,然后在最后關(guān)頭,方可發(fā)揮他的偉大。這種偉大,就是得之于平日生活修養(yǎng)之中的。
(三)意志的鍛煉
普通的生活是感覺的生活(Life of Senses),是屬于聲色香味的生
活,而不是意志的生活(Life of will)。意志的生活,是另一種境界,只有特立獨行的人才能過得了的。他有百折不回的意志,堅韌不拔的操行,所以“舉世譽之而不加勸,舉世毀之而不加沮”。他有“雖千萬人吾往矣”的氣概,所以悠悠之口不足以動搖他的信念,而他能以最大的決心,去貫徹他的主張。他是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;他不但“不挾長,不挾貴”,而在這個年頭,更能不挾群眾,而且也不為群眾所挾。他是堅強的,不是脆弱的。所以他的遭境愈困難,而他的精神愈奮發(fā),意志愈堅強,體力愈充盈,生活愈緊張。凡是脆弱的人,最后都是要失敗的。辛亥革命的時候,《民立報》的一位編輯徐血兒,以二十歲左右的青年,做了《七血篇》,慷慨激昂,風動一時。等到二次革命失敗,他便以為天下事不可為了,終日花天酒地,吐血而死、成為真正的“血兒”。這就是意志薄弱,缺乏修養(yǎng)的結(jié)果。至于曾國藩一生卻是一個堅強意志的表現(xiàn)。他辛辛苦苦,接連干了幾十年,雖然最初因軍事敗衄,要自殺兩次,但是他后來知道困難是不可避免的,唯有以堅強的意志去征服困難,才有辦法,所以決不灰心,繼續(xù)干下去,等到他做到了“忍”的功夫,他才有成就。
(四)臨危的訓練
一個偉大的領(lǐng)袖和他的偉大的人格,只有到臨危的時候,才容易表現(xiàn)出來。世界上哪一個偉大的人物,不是經(jīng)過多少的危險困難,不為所屈,而后能夠產(chǎn)生的?俗語說:“老和尚成佛,要千修百煉?!毙逕挼臅r候,是很苦的。時而水火,時而刀兵,時而美女,一件一件的來逼迫他、引誘他。要他不為所屈,不為所動,而后可以成佛。這種傳說,很可以形容一個偉大人物的產(chǎn)生。張睢陽臨刑前說:“南八,男兒死耳,不為不義屈。”這種臨危的精神,是不因為他死而毀滅的。黃黎洲先生在他的《補歷代史表序》上有一段文章說:“元之亡也,危素趨報恩寺。將入井中。僧大梓云:‘國史非公莫知,公死是死國之史也?!厥且圆凰馈:笮拊?,不聞素有一詞之贊。及明之亡,朝之任史事者眾矣,顧獨藉一萬季野以留之,不亦可慨也夫!”這段沉痛的文字,豈僅指危素而言,也同時是為錢謙益輩而發(fā)。要知不能臨危不變的人,必定是怯者,是懦夫。只有強者才不怕危險,不但不怕危險,而且愛危險,因為在危險當中,才能完成他人格充分的發(fā)揮。中國歷史上,有不少偉大的人物,如文天祥、史可法等,是可以積極表現(xiàn)道德的勇氣的。十年以前,我和蔣先生閑談。我說,我們何必多提倡亡國成仁的人物,如文天祥、史可法諸位呢?蔣先生沉默了一會,他說:“文天祥不可以成敗論,其百折不回,從容就義的精神,真是偉大!”我想文天祥的人格、行為,及其留下的教訓,現(xiàn)在很有重新認識的必要。他最初不見用于亂世;等到大局不可收拾的時候,才帶新兵二萬入衛(wèi)。元朝伯顏函相兵薄臨安,宋朝又逼他做使臣去“講解”。他以抗爭不屈而被拘留。他的隨從義士杜滸等設計使他逃出。準備在真州起兩淮之兵,又遭心懷疑貳的驕兵悍將所扼,幾乎性命不保,逃至揚州,旋逃通州,路遇伏兵,饑餓得不能走了;杜滸等募兩個樵夫,把他裝在挑土的竹籃中抬出。航海到溫州起兵,轉(zhuǎn)到汀州、漳州,經(jīng)廣東梅州而進兵規(guī)復江西。漢奸吳浚來說降他,他把吳浚殺了。江西的會昌、雩都、興國、撫州、吉安和廬陵的東固鎮(zhèn),都有他的戰(zhàn)績。他的聲勢,一度振于贛北和鄂南。兵敗了,妻子都失陷了,他又重新逃回到汀州,再在閩粵之間起兵,又由海豐、南嶺打出來,在五坡嶺被執(zhí),自殺不死,路過廬陵家鄉(xiāng)絕食不死;解到燕京,元人起初待以上賓之禮說降他,以丞相的地位引誘他,他總是不屈,要求元朝殺他。若是不殺他,他逃出來,還是要起兵的。元朝也為這個理由,把他殺了。他在獄中除了作《正氣歌》之外,還集杜詩二百首,這是何等的鎮(zhèn)靜!何等的從容!他就刑時候的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,惟其義盡,所以仁至。讀圣賢書,所學何事?而今而后,庶幾無愧”幾句話,不特留下千秋萬世的光芒,也是他一生修養(yǎng)成功的“道德的勇氣”的充分表現(xiàn)。他本來生活是很豪華的,經(jīng)國難舉兵以后,一變其生活的故態(tài)。他的行為,有兩件特別可注意的事。第一是他常是打敗仗而決不灰心。當然他是文人,兵又是烏合之眾的義兵,打敗仗是意想得到的。但是常打勝仗,間有失敗而不灰心,還容易;常打敗仗而還不灰心,實在更困難。這是“知其不可而為之”的精神。第二是他常逃,他逃了好幾次;但是他逃了不是去偷生茍活。他逃了還是去舉兵抗戰(zhàn)的。這種百折不回的精神,是表現(xiàn)什么一種勇氣?做事只要是對的,成敗有什么關(guān)系?“若夫成功則天也”,是他最后引以自慰的一句話。文天祥出來太晚了!文天祥太少了!若是當時人人都能如此,元朝豈能亡宋?所以文天祥不但是志士仁人,而且是民族對外抗戰(zhàn)的模范人物!
必須有準備殉國成仁的精神,才能做建國開基的事業(yè)!進一步說,若是真有準備殉國成仁的精神,一定能完成建國開基的事業(yè)!
“時窮節(jié)乃見,一一垂丹青!”
2017-10-01 07:59
2017-03-04 07:19
2017-02-27 17:23
2017-02-08 08:46
2017-02-07 08:59
2017-02-04 08:40
2017-01-17 08:02
2017-01-11 14:17
2016-12-16 07:27